刚刚好,才是真的好

过犹不及,形容一件事情如果做过了头,和做的不够好,效果一样糟糕。可能这段时间我陷入了如此的困境。

例子一:

几个星期前,有个女人隔几天晚上会发短信,微信聊骚。她时不时抱怨我鱼塘的鱼太多,开玩笑说把鱼都拉进来,让她当鱼塘管理员。有一天晚上她发短信说,“你想我了吗?” 那天我搭讪回家很累,有点不耐烦,回她说“为什么想你?我只想睡觉。” 从那以后发短信她没有回。

例子二:

大约十个女生,在街上搭讪的反应不错,我在戏虐调侃,她在旁边笑个不停。回家后,在微信上延续着刚刚的气氛和话题,有来有回,但过了一段时间,回复逐渐变少,冷淡。

例子三:

5次约会当中的4次,我都太on,目的性太明确。表明目的是好事(比如对她的外貌身材的肯定),但整个过程缺少适当的comfort,很多女人可能在想,这男的就只是想上我吧?记得和一个梅州女生约会,我们坐在江边(没有提前找好适当的约会场所),我做出要亲吻她的举动,她拒绝后问道,“你对每个女生都这样吗?”。

例子四:

很早以前的东北女生,第二次约会来我家,“做饭”。女生来男生家里,她们心底里都知道真正的目的是什么。当时我简单地认为,ok,她对我有想法,我对她也有想法,估计很快就能到床上深入交流。当她来到家里的时候,我话说的太多了,没有主动闭嘴让她多说话,comfort不够,她很紧张。记得当时她坐在右侧的沙发上,左腿一直搭在右腿上方,可以看出内心紧闭,对我不够信任。最后自然没有结果。

最后一个例子,上篇文章有提到。也是因为约会时太on,在女生还没有足够的信任时,做了接吻的举动。

最近还在烦恼为什么结果这么糟糕,写到这里我自己都看出来原因了。大胆的举动过多,温馨的举动过少。

在搭讪以前和初期,我的行为模式很nice,会陪感兴趣的女生聊各种温馨的话题,很关心对方,体贴照顾,很暖男。但是太暖了,太nice。不敢表明目的,只敢以朋友的名义接近。约会的时候气氛很寡淡,胆子很小。遇到一个稍微对我感兴趣的女生,就停止尝试和其他女生交流,然后把对方当作全世界最特殊的女孩子。表面上看很浪漫,但背后极高的需求感和极地的自我认同感往往把我们的关系搞砸。选择太少了,主要是。

搭讪一段时间后,开始有比较成功的经历,意识到社会上有不少女生对我感兴趣,有些还很优质。选择面扩大对我的自信有很大的帮助,这股自信又会增强和女人交流时的气氛,是个良性的循环。不我再那么胆小,也不会依赖女人。但这段时间我开始发现到,过多的选择会导致结果不尽人意。很多时候太自我,没有顾及到女人的感受。

女人不喜欢没出息的好男人(有安全感,但没有魅力。选择面很小,需求感很高),也不喜欢太冷酷,太自我的坏男人(选择面很大,风趣好玩。但做事不顾后果,不考虑她的感受,很可能是个不负责任的家伙)。

过犹不及,选择太少不好,选择太多也不好。

好男人,像我以前那样,很本分,守规矩,同时胆子也比较小。约会的时候气氛很平淡,不敢和她对视,不敢问太多问题,跟不敢对她调侃助兴。很被动。女生不会对我反感,但也不会有太多印象,不感冒。

坏男人,比较危险(记得梅州女孩说,如果你不危险,我才不出来跟你约会呢),敢做敢说。因为女性资源多,选择多,对每个女生需求感低,女生反倒愿意主动追求。但这个方向如果走太远,会变得自大自我,做事不考虑他人情绪。女人可能一开始会觉得这个人很有趣,跟他在一起能体验各种各样的情绪起伏,但长期肯定受不了,甚至觉得这个人精神有问题。

这是两个极端,太少也不好,太多也不好。

估计同时和3-5个女生交往,刚刚好。

Previous
Previous

5.20-5.25 广州50搭

Next
Next

广州300搭反思&目标